1.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2.当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国际油价为什么大涨

4.原油反弹什么原因?

5.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国际油价下跌后反弹原因_国际油价跌过了什么线

今年以来油气价格上涨主要原因 原油价格上涨主要因素: 1、上游资本开支减少,传统油气田的自然衰减。 2、OPEC+对于油价的控制力度增强,通过产量调节来控制油价。 3、美国页岩的资本开支克制,利润好转,用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欧佩克+持续减产

2020年春季,在油价暴跌的背景下,欧佩克+采取了干预措施,通过削减产量来支撑市场。虽然在当前油价已大幅反弹的背景下,市场人士预期欧佩克将就取消部分减产举措达成协议。但在2021年3月4日召开的会议上,欧佩克+同意多数成员将减产延长至4月,允许部分成员小幅增产,其中俄罗斯获准在4月增产13万桶/日,哈萨克斯坦获准增产2万桶/日,以满足它们的国内需求。

欧佩克+将减产协议顺延至4月的举动使商家感到意外,因为此前部分商家预计,欧佩克+可能放松减产措施。此外,欧佩克“领头羊”沙特表示,将延长100万桶/日的自愿额外减产。受此消息影响,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上涨,3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26美元,至每桶66.09美元,涨幅为3.5%,是2019年4月以来近月合约的最高结算价;伦敦洲际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2.62美元,至每桶69.36美元,涨幅为3.9%,是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者退居其次

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支撑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而不是投机交易。目前基金经理在WTI原油期货和期权合约中持有的看涨头寸和看跌头寸之比低于2018年油价上涨时的水平。这表明,投资者并没有主导市场。

但如果基金经理涌入石油市场,押注经济活动将重启,这种情况可能改变。

供应缺口大幅增加

受欧佩克+和其他产油国的减产影响,疫情开始时激增的石油库存已出现萎缩。由于担心新一轮封锁举措会破坏市场再平衡的努力,沙特2021年1月宣布额外减产。

分析师称,得克萨斯州2021年2月出现的极寒天气曾一度使美国失去近一半的原油产量,这也将有助于消耗全球原油供应。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马基恩·拉茨表示,目前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超过日产量280万桶/日。今年一季度石油市场的供应缺口或将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杰弗里·柯里表示,“石油市场正处于供应短缺状态,这正是库存大幅下降的原因。同时,由于3月7日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导致国际油价短暂站上70美元/桶,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三季度会达到每桶80美元。

市场抢购现货原油

对原油产量和需求进行实时衡量很难,但不同日期交付的油价之间的关系表明,买家正在争抢原油。交易商愿意支付较高溢价来持有原油现货,而不是一年后才获得原油,这与去年春季时现货原油价格下挫、与期货价格相比有大幅折扣的情况截然不同。

石油交易商托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萨阿德·拉希姆表示,“这表明市场极度渴望获得原油,以至于需要动用原油库存。虽然原油市场还未完全恢复,但绝对正在复苏”。

需求在恢复

中国和印度的石油需求已恢复,美国和欧洲的石油需求也在好转。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估计,2021年1月美国人日均消耗1860万桶汽油和其他燃料。这与去年4月的消耗水平相比增加了26%,不过与去年1月的消耗水平相比仍低了7%。

预测油价进一步上涨是基于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财政刺激措施将使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活动重新活跃起来的假设。拉希姆表示,“复活节之后,人们将开始旅行并恢复出行”。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Rystad负责石油市场的副总裁保拉对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则更谨慎。根据公路和航空流量等数据,她预计,原油需求要到2022年底才可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页岩油供应出现问题

产油国每日闲置数百万桶原油产能,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产油国重启这些产能,油价能否承压?分析师预计,今年欧佩克+会逐步增加产量。

但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短期内美国石油产量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约1300万桶/日的水平。在股东和债权人要求优先考虑现金流的压力下,面对油价上涨,石油公司并未急于增产。在美国页岩油产业这种“新纪律”的约束下,钻机数量尚未达到维持每日生产1100万桶石油所需的水平,更不用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了。

当前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2003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与原油价格严重倒挂,不利于调动炼油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和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通知,将汽油和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00元。应该说,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平均水平是温和上涨,并非暴涨。对于国际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全球共有200种以上的原油品种,由于品质、产地不同等因素,其价格也是不同的。

近期石油价格暴涨是石油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结果。其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导致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轻质油品——石脑油、汽油、煤油、柴油需求大增。

第二,世界原油产量大幅度上升,但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增长有限,主要来自高硫重质原油产量的增长。欧佩克(OPEC)及其他石油生产国近期增产的原油绝大部分是高硫重质原油。我们判断国际原油未来的趋势是,低硫轻质原油产量将裹足不前,而高硫重质原油的产量将大幅增长。

第三,过去十年,全球炼油工业投资不足导致目前加工能力短缺,尤其是二次加工能力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导致炼油厂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急增,而对高硫重质原油的需求有限,造成低硫轻质原油和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全球对低硫轻质原油的需求猛增,促使其标杆原油系得克萨斯轻质原油的期货价格暴涨。由于低硫轻质原油增产潜力有限及二次加工能力难以短期内提高,这种状况将会持续数年。这种状况导致世界炼油工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能够加工高硫重质原油的炼油厂利润会大幅上升,而二次加工能力不足的炼油厂将会出现严重的亏损。这种情况将会促使全球范围加大在炼油工业上的投资,尤其是在扩大二次加工能力上 。

第四,欧佩克寡头垄断。欧佩克有11个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因此,长期以来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市场一直发挥着巨大影响作用。近几年来,虽然俄罗斯和一些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但这些国家石油出口量相对较小,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与欧佩克抗衡。欧佩克在饱尝1998年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之苦后,面对当前全球石油市场的大好形势,必然要加强对石油供应的控制权以获取最大利益。从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欧佩克先后三次宣布减产,以防止石油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局面,而这几次宣布减产都使国际市场油价出现大幅回升,2月10日宣布的减产消息更使油价涨到了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第五,世界经济增长对石油依赖性过大,使石油需求弹性减小。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促进了石油产品市场需要强劲增长,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使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依赖性增大。石油第一消费大国美国去年经济也开始复苏,石油消费量迅速增加,并导致其库存水平不断下降,一季度其商业原油库存降到20多年来的新低点,目前美国原油库存比五年平均数低2000多万桶,低于美国石油理事会认定的2.7亿桶的"最低库存运作点"。全球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使需求弹性减弱,因此当油价大幅上涨时,石油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回落。

第六,主要产油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伊拉克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位。去年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国际石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伊拉克会迅速恢复生产并增加出口,从而对全球石油市场产生巨大冲击。但到目前为止,伊拉克石油生产与出口设施仍然经常遭到武装分子的破坏,其石油出口量距战前的每天200万桶还有很大差距,而国际市场也没有出现因伊拉克恢复出口而导致油价大幅下滑的局面。委内瑞拉是欧佩克第五大产油国,每天向美国出口170万桶石油,占美石油进口总量的15%。由于委内瑞拉政局动荡,委美关系持续恶化,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一再警告美国不要干涉其内政,否则将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查韦斯的表态显然助长了油价的上扬。另外,3月11日的西班牙爆炸事件和3月22日的以军暗杀亚辛事件使中东局势更加紧张,为油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世界石油价格水平上升,是石油价值回归的体现。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随着人类对其消费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供给趋势是越来越少。因此,其价值将越来越高。尽管勘探和开采技术进一步提高,将会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新油源供开采。但是开采难度的增加将会使开采成本增高,进而会促使原油价格升高。例如北美地区原油的平均开采成本从1999年的5美元/桶上升到了11美元/桶,欧洲则从11美元上升到18美元。虽然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巨大,但新油田的开采成本将会比10年前提高100%。因此,除非世界经济衰退或革命性地发现新的替代能源,石油价格上升的趋势很难改变。考虑到轻质原油将持续供不应求,及冬季用油高峰即将来临,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将会居高不下,异常的寒冷天气及炼油厂发生停产事故等因素都可能会刺激其价格冲上60美元/桶。依据有关权威的研究,全球油气资源可供消费170年,在将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面临石油供应短缺,但消费者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这是难以改变的发展趋势 。

国际油价为什么大涨

原油减产,美联储加息。

1、原油减产。沙特等石油大国集体减产,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原油价格自然上升,国际油价也会大涨。

2、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加息到达一定的程度,未来加息预期降低,甚至有可能降息,造成原油板块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反弹,油价大涨。

原油反弹什么原因?

星期三(4月29日)亚市下午,国际石油价格持续反弹,白天WTI原油6月份合同上涨12.32%,现报13.86美元/桶.同时,布伦特原油6月份合约上涨3.47%,现报21.1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7月份的合同现在涨幅为2.86%,现报23.39美元/桶.接下来,金投小编将介绍原油反弹的原因

此前,美国石油学会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在4月24日一周内增加1000万桶,达到5.1亿桶,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60万桶.

星期二(4月28日)石油价格在上涨和下跌之间发生了动,需求不足,投资者继续关注原油库存空间的枯竭.

本交易日油价大幅反弹上涨,此前有报告称美原油库存增长低于预期.

尽管如此,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4月28日的报告中表示将降低对WTI和布伦特原油的短期油价预期.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信贷官Elena、Nadtotchi表示,在产量下降到足以缓解满负荷运行或接近满负荷运行的存储设施压力之前,异常疲软的短期价格将继续.适当的重大供应调整应该有助于2020年下半年平衡市场,但市场再平衡和油价上涨的步伐取决于需求的复苏.

穆迪对WTI原油的价格预测目前为30美元/桶,明年为4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2020年均价35美元/桶,预计2021年45美元/桶.

周二,油价在涨跌之间剧烈波动,由于需求不足,投资者继续密切关注原油库存空间的枯竭.冠状病毒的流行迫使世界各国暂时关闭经济.因为被告知要呆在家里,所以这实际上冻结了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活动.

周二WTI原油6月合约价跌3.4%,收于12.34美元/桶.另一方面,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2.35%,收于20.46美元/桶.

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未来石油价格肯定会反弹,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石油需求量大跌30%以上,油价自然会下跌。再加上,此前沙特、俄罗斯坚持不减产,又给油价重击。目前,油价已经在20美元/桶的区间上下徘徊。趣评之所以会认为油价必然反弹,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美国会极力保住页岩油产业,必然要抬升油价;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第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石油需求会反弹;第四,石油价格一直都是波动性的,有涨有跌。

第一,美国会极力保证页岩油产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35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就要赔钱。页岩油开采成本比较高,约在35美元/桶-45美元/桶之间。美国传统能源行业是美国总统川普最重要的金主之一,川普为何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就是为了这些传统能源行业的利益。所以,油价下跌以后,川普才不断呼吁沙特与俄罗斯。为了能够连任,为了继续争取能源产业的支持,川普也必然会出手提升油价。

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2016年,俄罗斯与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等到了2020年2月,俄罗斯拒绝继续减产,决定增加产量,也是导致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在俄罗斯拒绝减产以外,沙特也声明要提升石油产量。

现如今,俄罗斯与沙特达成了减产协议,两国每天减产110万桶原油。在两国宣布减产以后,国际油价有所反弹。未来,并不排除俄罗斯与沙特会继续减产,以保证原油价格反弹。毕竟,国际油价下跌,对于俄罗斯与沙特都非常不利。

第三,国际石油需求会有所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暴跌, 这是油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3月6日-4月7日这一个月之内,石油需求由2180桶/天下跌到了1410桶/天。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减缓,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增加,国际油价自然也会回升。现如今,20美元/桶区间徘徊,确实属于不正常的低价。

第四,石油价格具有波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本来就是波动的,20美元/桶-40美元/桶根本就不是常态。在2010年之前,国际油价还曾经超过100美元/桶。趣评认为,等到新冠肺炎疫情结束,油价就会恢复到40美元/桶-50美元/桶的区间。

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品,又关系到美元的霸权地位,价格既不会长期维持高位区间,又不会长期维持地位区间。